365平台·(中国)官方网站

365平台NbS近期资讯 研究、政策、行业动态、案例等(第25期)
发布时间:2024-03-29
 365体育(中国)官方游戏365体育(中国)官方游戏,即保护、养护、恢复、可持续利用和管理天然或经改变的陆地、淡水、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统的行动,有效和适应性地应对社会、经济和环境挑战, 同时提供人类福祉、生态系统服务、恢复力和生物多样性惠益。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项目科学部与合作伙伴汇总国内外NbS研究进展、政策与行业动态及实践案例,编辑发布月度通讯,为关注NbS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信息参

  365体育(中国)官方游戏365体育(中国)官方游戏,即保护、养护、恢复、可持续利用和管理天然或经改变的陆地、淡水、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统的行动,有效和适应性地应对社会、经济和环境挑战, 同时提供人类福祉、生态系统服务、恢复力和生物多样性惠益。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项目科学部与合作伙伴汇总国内外NbS研究进展、政策与行业动态及实践案例,编辑发布月度通讯,为关注NbS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信息参考。

  3月4日至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京召开,本期通讯在“政策”版块重点回顾了“两会”期间NbS相关的信息和观点。

  若要实现《巴黎协定》等国际协议中的气候目标,需要可行的基于自然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NbCS)。该研究由美国环保协会、大自然保护协会和哥伦比亚大学等研究人员合作开展,针对43条NbCS路径进行了文献综述和专家评审。研究表明,许多常见的NbCS路径都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如热带和温带的森林保护和再造林行动,可以有效减缓气候变化。然而其他的NbCS路径(其中许多都具有碳信用资格并在碳市场上交易)在气候减缓效果方面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包括温室气体测量与核算等,需要进一步科学研究支持这些路径的推广实施。

  报告指出,NbS可以在企业脱碳和气候适应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NbS可以帮助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物理风险,并提供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和社会经济效益。企业可以通过参与自愿碳市场来支持NbS项目,并获取碳信用额度来抵消难以减少的排放量。尽管NbS具有巨大潜力,但目前企业对其投资和实施仍然有限。现在投资于NbS的资金总额约为2000亿美元,但直接损害自然环境的活动所吸引的资金流动却是NbS资金的30倍以上。此外,很少有企业意识到NbS的潜力,并将其纳入气候战略中。企业应采取措施更多地关注和实施NbS,包括通过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来减少对自然的依赖,以及评估企业对自然的依赖和影响等。报告强调,公私合作是推动NbS实施的关键,因为大部分资金流动来自政府,需要企业的更多参与。

  本研究对不同牧场中的1473个土壤碳观测值进行了荟萃分析,以量化放牧造成的全球土壤碳储量变化。分析结果表明,过去60年来,放牧使得1米深度内的土壤碳储量减少了46±13PgC。放牧强度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土壤碳变化的全球差异。研究对2100万平方公里的牧场实施放牧管理实验,通过减少75%土地的放牧强度,增加其余土地的放牧强度,发现可增加土地的潜在碳储量。研究结果凸显了利用放牧作为气候减缓策略的潜力。

  本报告旨在提供关于国家环境政策及其对公司和投资者影响的全球分析。报告指出,NbS因其低成本和大规模实施的潜力而成为当今重要的推动气候转型的投资机会,进一步加快推进NbS政策将在未来几年释放更多价值。报告预测,到2035年,全球近半减排量将来自土地利用部门,其可以通过推动政策实施来结束森林砍伐、降低农业排放、减少食物浪费、恢复退化的自然生态系统以及扩大NbS的应用。报告预测,从2021年到2035年,用于NbS的总土地面积将增加近10倍。

  本文分析了海藻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支持生态系统服务的潜在作用。海藻养殖被认为是一种能够通过自然方式快速吸收碳并提供可持续替代碳密集型产品的方法。海藻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碳,从而有助于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但文章指出,海藻养殖碳封存潜力存在变量性的问题,因其大部分被吸收的碳最终被人类消费掉,无法长期封存。因此,TNC和Scitech Environmental Consulting发布了一种新的海藻养殖模型。该模型将显示养殖海藻在用作碳密集型产品的替代品时如何帮助实现碳减排目标。

  本手册专为城市官员和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编制,汇集诸多NbS实践范例,着重聚焦中国、拉丁美洲和东南欧城市,展示了NbS可为城市带来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本手册还介绍了不同的机制和推动因素,涉及影响监测、政策设计、利益相关者参与和资金获取等多个领域。相关人员可以从中学习,并将其应用于城市自有的NbS项目中,以满足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本报告强调全球社会必须更加紧密地整合行动,积极推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土地退化等挑战,并最大程度地促进人类福祉。报告指出,尽管人们对NbS潜力的兴趣与日俱增,但在实践和宣传有效实施方面仍存在差距。报告给出三点解决方案:第一,将联合国环境署第5/5决议和IUCN《NbS全球标准》作为指导全球协调NbS的主要现有框架;第二,NbS不能替代现有减排,也不能在未获得原住居民和当地社区充分同意和公平参与的情况下实施;第三,报告强调NbS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和风险时,必须加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本文旨在成为投资者关于如何制定、实施、资助和衡量NbS计划以造福国家、社区和生物多样性的指南,并确保那些受到气候变化影响导致不公待遇的人获得所需的资金。文章澄清了公正过渡这一概念并解释了其如何应用于全球气候行动,以及重点阐述了发达国家私营部门通过NbS实现公正过渡的迫切需要和投资者应采取的指导做法,以确保气候投融资纳入北半球的相关项目当中。

  本文利用超过135000种植物物种的生态生理生长模型(ecophysiological growth models),对陆地生态系统的气候变化风险进行了重新评估。生态生理生长模型通过了解气候变量如何影响植物物种的生长和分布,如考虑温度、土壤湿度、太阳辐射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以模拟单个植物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气候。本文指出,根据不同的代表性浓度途径(RCPs),预测到2070年,全球范围内陆地生态系统的植被气候将发生重大变化,这对于确定保护行动的优先区域具有重要意义,并强调了需要及时调整生物多样性管理实践。

  本报告从国家、地方、部委和企业四个层面对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与行动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了能源、工业、交通、循环经济、生态碳汇、减污降碳、市场机制、国际合作等领域的进展与成效,并对未来推动“双碳”目标达成提出展望。报告指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需要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提升农业生态系统固碳增汇能力。报告可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和社会公众等了解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与行动的工作整体情况和进展提供参考。

  本研究通过对中国2000年至2020年间超过974个城市绿化演变的卫星分析,深入探讨了中国城市景观的演变。文章开发了一种新的分类系统来区分绿化、褐变(植被生长减缓)、稳定、逆转和恢复(greening, browning, stable, reversal, and recovery)的区域。文章指出,2011年后中国城市出现了关键转变,超过60%的城市表现出绿化的实质性恢复,即城市核心的绿化有效地抵消了城市扩张导致的植被损失。这一成果反映了中国城市绿化政策的积极影响,有助于增强生物多样性、改善空气质量和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并说明了将基于自然的绿色空间纳入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荒野牧场作为自然气候机遇:将气候行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会转型联系起来》

  本文探讨了开发荒野牧场作为恢复生物多样性、支持人类生计和缓解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的可能性。文章指出,恢复自然进程,如引入野生动物活动和自然火灾,可以促进草原的生态平衡和保护。同时,整合科学和土著知识,可以制定保护生态系统和当地社区的可持续战略,促进改善当地社区生计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在传统放牧体系的支持下,荒野牧场整合了动物生产、旅游业、碳信用市场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等多种土地用途,以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并增强生物多样性。文章强调,强有力的环境评估和协作决策对于积极的生态和社会成果至关重要。荒野牧场的成功实施需要当地利益相关者、科学家、政策制定者和社区之间的紧密合作,以制定适当的保护政策。

  为持续推进农业去碳化进程,提高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为全球粮食安全和营养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巴西政府制定并推出“将退化牧场转化为可持续农林生产系统的国家计划”(PNCPD)。该计划预计将恢复多达4000万公顷的低生产力牧场并将其转化为耕地,其可以在不砍伐森林的情况下将巴西的粮食生产面积增加一倍,未来十年,巴西将不再需要通过在原生植被区毁林来创造耕地。

  由于气候变化加速,美国科罗拉多河流域经历了一段极端干旱的时期,超过4000万人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影响。美国政府就此推出多项举措和投资,旨在解决水资源保护和增强基础设施韧性等问题。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通过州级循环基金和水基础设施融资和创新法案计划提供资金,以推动管理雨水、减少洪水和改善城乡地区水质的绿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美国农业部自然资源保护局(NRCS)宣布了西部水和用地保护行动框架,该框架为利用 NRCS 援助来保护和增强西部各州的水资源提供了路线图,同时支持河岸恢复、湿地保护和改善保水和质量的土壤健康实践等项目。《两党基础设施法》为增强科罗拉多河流域和相连流域内的生态系统韧性的项目分配资金,这些项目可能涉及恢复自然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改善绿色基础设施和NbS。

  国家标准《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碳汇》(GB/T 43647-2024)正式发布

  该标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牵头起草,其旨在帮助经营单位明确核算并声明其森林资源在可持续经营条件下所能提供的生态系统碳汇服务功能。认证结果主要可用于:经营单位宣传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贡献;开展碳中和产品认证的企业抵减其产品碳排放的依据;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如生态补偿、碳汇交易、绿色金融与保险等的支撑依据。该标准规定了基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森林碳汇认证应满足的要求。适用于森林认证机构对经营单位基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森林碳汇的认证。

  意见指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以保障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管理制度。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需要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确定生态环境管控单元,编制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共享和统筹开展定期调整与动态更新。同时要实施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维护生态安全格局,推动环境质量改善,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协同。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有助于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施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发表政府工作报告,对2023年工作进行回顾,并对 2024 年工作提出建议。2023年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地表水和近岸海域水质持续好转。“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启动。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全年新增装机超过全球一半。

  2024年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在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强化固体废物、新污染物、塑料污染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建设;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方面: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市场化机制,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方面: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报告》指出,2023年365平台,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和风险管控,强化治污成效考核激励。加大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力度,引导新建黄河干流甘宁段、宁蒙段,长江干流湘鄂段、苏皖段、鄂赣段,以及永定河冀京段等流域省际补偿机制。新增支持河北白洋淀上游流域、吉林鸭绿江重要源流区、海南南部典型热带区域等7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支持开展国土绿化试点示范、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项目,提升重要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2024年,将继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水污染防治资金安排267亿元,加强大江大河、重要湖泊、重点海域保护治理。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安排44亿元,支持开展涉重金属历史遗留尾矿库治理和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中央财政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安排1121亿元,引导地方加强生态保护。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支持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研究建立健全与“双碳”目标相适应的财税政策体系。密切跟踪全球碳定价趋势,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气候资金机制治理与合作。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制度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致公党中央建议,着力推动长江流域整体性保护修复,持续改善和稳固水环境质量;纵深推进长江流域协同治理机制;以多方联动为核心推进黄河流域协同治理、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基础性研究。民建中央建议,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构建科学规范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体系,建立生态产品确权、核算、评估、交易等政策体系,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全国政协委员杨智强调了横向生态补偿在长江流域全覆盖的重要性,提议完善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强统筹设计、出台相关法规、推动资金来源多元化等措施,以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

  民进中央建议,进一步健全国家公园运行管理体制机制,统筹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在有关立法过程中明确社区居民权益,在国家公园治理体系中健全社区发展和治理机制。完善投入保障,体现公益属性。健全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体的国家公园资金保障体制,设立国家公园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资金,积极创新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全国政协委员潘碧灵提出加快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完善法律体系、规范规划编审,推动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全国政协委员巩富文建议尽快制定《自然保护地法》,明确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相关管理规定,统一规范各类保护地的建设管理工作,为自然保护地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撑。全国政协委员闵庆文建议,加强国家公园统一规划,避免“一园多制”现象。

  全国政协委员王珏建议,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与生态恢复技术规程建设,加强海洋特别是南海的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完善生物多样性惠益分享机制,满足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助力生态文明提质增效。全国政协常委冉霞建议,大力实施森林经营惠民工程,指导森林分类提升,建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增加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以及国家储备林建设、低产低效林改造等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专项的支持力度。

  民建中央建议,加强森林培育管理的政策支持,做大森林碳汇增量,丰富林业碳汇交易途径和模式,促进生态价值有效实现。全国人大代表汪玉成建议,将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纳入国家CCER方法学体系。全国政协委员蔡中平建议,完善出台森林经营碳汇方法学,加快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碳汇项目开发。

  厦门通过一系列基于自然的生态系统保护、可持续管理和修复措施,为全球海湾型城市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韧性和百姓福祉提供了生动案例和中国智慧。厦门通过划定生态红线、“山上戴帽”恢复公益林等方式,对生态空间进行保护和养护;通过“山下开发”多功能生态系统服务等方式,对农业空间实施可持续管理;通过矿山废弃地、溪流和海湾的修复等方式,对受损空间进行恢复或重建。同时厦门积极整合多渠道资金,多路径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如采用 PPP(公共私营合作制)投资模式、特许经营模式、提供绿色信贷、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等365平台,构建了具有厦门特色的资金整合模式。

  巴西、加蓬和墨西哥获得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GBFF)正式启动后的首笔项目赠款,旨在支持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行动的实施。这些获批的新项目将促进昆蒙框架目标2、3、4、9、19、22和23的实施。这将为国际社会持续推动自然恢复提供更多动力。

  本次会议由全球常绿联盟与赞比亚政府、AFR100和 AUDA-NEPAD合作举办,会议旨在呼吁各国在实施NbS时采用以社区为中心的方法。会议指出,要让当地社区参与到NbS中来,发挥当地社区对气候灾害和环境退化的可持续管理的土著知识和传统。会议期间还分享了NbS的融资机制以及基于社区的案例。

  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为“成为计划的一部分(Be part of the Plan)”,旨在呼吁各方共同行动,阻止和扭转生物多样性的流失。在《生物多样性公约》附属机构的两次会议期间将举办庆祝活动强调各方共同努力实施生物多样性计划的重要性,以全面促进政府和社会参与。

  Restore Fund于2021年由Apple与保护国际基金会和高盛共同发起。该基金旨在激励全球投资以保护和修复重要生态系统,推广基于自然的碳清除解决方案,还将帮助解决企业暂时无法通过现有科技避免或减少的剩余排放。现Apple的两大主要供应商台湾积体电路制造与日本村田制作所也成为该基金的投资者,使得该基金的承诺资本总额达到2.8亿美元。

  俄罗斯PhosAgro公司捐款300万美元,帮助应用基于生态系统的解决方案恢复农场土壤污染

  PhosAgro公司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达成捐赠协议,捐资300万美元用于全球土壤伙伴关系(GSP)的工作,支持土壤改良管理措施和提升土壤实验室能力。该计划还将推广土壤和肥料测试,并应用基于生态系统的解决方案恢复农场土壤污染。该项目还将支持农业土壤再碳化措施(RECSOIL),旨在提高土地生产力、抗灾能力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PhosAgro自2018年起已累计向该项目投入540万美元,受益于该合作的农民数量超过11500人。

  巴西宣布与格拉斯哥净零金融联盟(GFANZ)合作,动员公共和私人资金,加强对清洁能源和环境恢复的资金支持,包括恢复亚马逊雨林等。该投资平台将支持巴西可再生能源部门的扩张和再造林等项目,旨在恢复6万平方公里退化或被破坏的亚马逊雨林。

  上几内亚森林生态区是非洲三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但近年来遭受了大面积的森林砍伐,生物多样性和森林固碳量受到威胁。Great Gola公园是其中保存较为完好、面积较大的区域,横跨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两国的共同边界。2011年,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签署了一项协议,以保护该公园及其边界两侧相连的其他国家公园不受森林砍伐的危害。非政府组织(NGO)正在与当地管理机构合作,推动跨境管理保护计划,以减少森林砍伐并提高固碳量,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同时,在与NGO的合作下,两国正在推广“雨林友好型生计”,包括养蜂、开设农民田间学校、推广可可和固氮植物种植等,以拓宽当地居民的收入渠道。

  该案例提供了NbS的跨国合作模式,两国以不同但互补的方式联合保护跨境的森林,塞拉利昂雇佣护林员监督森林砍伐,利比里亚通过建立社区森林来促进区域连通性。同时,通过由NGO、国际援助机构和国家保护部门组成的多样化合作伙伴关系对森林进行综合治理。该案例在应对气候变化、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和改善当地社会经济水平方面都展现了积极的成效,提高了生物多样性和森林覆盖率,并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本期编辑:靳彤、彭昀月/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项目科学部;徐嘉忆、姜雪原、杨海涛/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自然项目;杨方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国代表处


网站地图